“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用水水源的保护与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既是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是人民所盼的大事。我们一定要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干净水。”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提案《强化我市饮用水源地安全保护的建议》,作为该提案的主笔人、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吴珊珊这样说道,曾经在县区生态环境部门工作过,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现状和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有着一些了解。
目前,我市有市级饮用水水源地3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14个、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含乡镇级和村级)140个,除今年新划定的7个水源地外,均已完成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都在饮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设立了标识牌、警示牌、界碑和隔离防护设施等,各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新划定的水源地正在按要求扎实开展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确定地理界线,设置标志,建设防护网,建立“一源一档”等。
“因种种原因,现阶段我市饮用水水源地仍然存在安全风险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公众水源保护意识不强;二是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存在种植、养殖、生活等风险源;三是水源地保障措施存在缺失。部分水源地基础设施配套尚不完善、防护措施不足、存在监管漏洞、水质监测体系不够完善、联防联控和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吴珊珊在提案中这样写道。针对存在的问题,综合大家的意见,提案里写了6条整改建议:加快推进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改;强化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建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健全饮用水水源地预警应急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完成饮用水水源保护立法。
市生态环境局对提出的有关建议高度重视,经会商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就提案提出的整改建议一一进行了答复。提案人对提案办理的情况表示满意,认为承办单位工作扎实,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提升明显,继续做好常态化管理工作。
据市生态环境局水科科长朱会苏介绍,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规范化建设工作,先后多次出台文件,多次组织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进行排查和整改。2021年还投资近1000万元建设了65套饮用水水源地高空瞭望系统,同时聘请专业技术团队,实现对饮用水水源地远距离、大范围、全天候、可视化的立体监控,及时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现场状况,出现异常情况实时预警,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市生态环境和水利等部门每年都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活动,开展系列宣传,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提升了人民群众保护水源意识。
为了推动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改,压实责任,市、县、乡三级政府都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水利、卫健、农业农村、住建、交通运输等相关单位为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共同推进问题整改。
增设了饮用水水源预警监控设备并联网,实现对饮用水水源地远距离、大范围、全天候、可视化的立体监控,及时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现场状况,有效填补人工巡查的空隙,提升执法监管效能。
严格执行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机制,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纳入年度监测方案,开展水源地常规监测。投资近2300万元建设16套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实时监测预警。市水资源监测中心、各地供水公司和疾控中心,在全市建设12处水质检测中心,全市千吨万人规模以上水厂全面配备便携式水质分析仪,对全市范围供水厂和末梢水水质开展常态化监测,保障千家万户用水安全。
“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等单位饮用水源的保护成效明显,加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还要切实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面源是导致湖库型水源地总氮、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加大面源治理力度,积极推广化肥农药减量技术,提高农药化肥的施用效率,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监管,最大限度地降低面源污染给饮用水水源地带来的风险隐患。”吴珊珊表示,对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同时可以加大公众对饮用水安全监管的参与。鼓励居民积极投入到监测行动中,自己的水自己严把入口管,探索更简便易行的水质检验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通过简单培训让每个老百姓都成为水质监测员;积极鼓励有社会责任感和技术的社会组织投身到居民饮用水水质监管中来。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谈思宏)